
重庆数元道科技有限公司(Sydo Tech)2023年成立于重庆市两江新区,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装备轻量化技术研究所(2019年成立)孵化,是一家集新型热成形钢研发、销售,CAE工程咨询,软件工具链开发、技术支持/培训,材料性能测试于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秉持'尚贤慕术,感动客户'的价值理念,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轻量化创新解决方案供应商。
70+
已交付项目
70+
合作客户
20+
软件著作权
40+
专利技术
团队介绍
公司拥有28人的资深研发团队,含2名正高、8名副高和6名博士,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0%。核心成员均具10年以上行业经验,在材料科学、工程仿真和数值分析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赵岩董事长、总经理
正高级工程师,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重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英国开放大学博士后。获得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科技创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重庆九龙坡区综合支社副主委、重庆市九龙坡区青联委员、重庆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2014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轻量化中心副总工程师、数据产品部部长等职务。曾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中信铌钢技术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第2完成人)、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负责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产业重点研发、企业研发项目等20余项,承担项目经费近亿元,合编专著3部,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

王扬卫责任教授、博导
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主持装发预研、基础加强课题、技术基础项目等,曾获工信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SCI120余篇,授权专利23件,软件著作权6件。

高永生技术专家
博士,副教授,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汽车高强钢材料研发与应用轻量化方案研究。曾任首钢股份首席技术专家,宝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加拿大Magna集团PFC研发部经理,获加拿大注册工程师资格。

邓向星研究员、硕导
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主持LumiSword热成形钢研发,曾获重庆市英才、重庆市博新计划等项目、‘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荣誉,发表SCI 7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桂林涛副研究员、硕导
阿尔伯塔大学-重庆大学联培博士,北理工博士后。现任团队技术负责人,专注于热成形钢研发与氢脆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一作SCI论文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荣获重庆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高峰首席研究员
高级工程师,法国PSL大学计算力学与材料专业博士,海外引进人才。开发非对称屈服、高分辨空间梯度、三重非线性演化、各向异性压强依赖等材料模型,形成工业软件MatSolver,打破国外同类产品技术垄断。

王腾腾仿真研发主管
王腾腾,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大数据与智能化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专注于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结构分析、疲劳与NVH仿真、材料本构与断裂建模等领域的技术研究。曾荣获一汽股份无锡前瞻研究院“先锋人物”、奥托立夫中国区技术中心研发类一等奖、重庆两江新区“科创+产业”最美巾帼奋斗者等多项荣誉奖项。

汪建材料研发主管
汪健,博士(在读),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京工业大学硕士,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联合结构钢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主任工程师,深耕汽车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研发。现专注于汽车超高强钢材料研发、热成形工艺优化及氢脆机理研究,主导开发了2GPa级超级抗氢脆热成形钢HEROs2000。授权发明专利6项。

张宝荣测试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汽车材料测试与开发。核心成果包括:完成国家课题1项,参与起草/制定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

孙岱测试工程师
副研究员,重庆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从事材料及零部件性能测试分析,为高精度材料模型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行业优势
联合实验室


技术成果
发明专利 40+
软件著作权 20+
发展历程
合作伙伴









汽车钢有限公司.png)







有限公司.png)







